《彰化小食記》陳淑華

  彰化小吃。

 

《盜墓筆記》一、二季

《盜墓筆記之藏海花》12

《盜墓筆記之沙海》12

《盜墓筆記之吳邪的私家筆記》南派三叔

 

《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》米果

  作者的台南記憶。

 

《廚房裡的人類學家:「其實,大家都想做菜」》莊祖宜

  烹飪中的小細節,含食譜。

 

《直覺》雅麗嘉.古德曼

《馬克斯之死》翟若適

  前陣子有人推薦《直覺》與《馬克斯之死》,發現對方挺喜歡這類對比性高的小說。女性科學家V.S男性科學家、個人V.S團體、人文V.S科學、作家V.S記者,諸如此類的對立面很容易就看得出來。

  作者是想說明女性科學家在科學界難以出頭天嗎?這困境是周遭環境給她的還是她們自己給自己的?難以立足、被貼上感情用事的標籤,若想擺脫這種標籤,只得以全然的理智──近乎無人性,去進行科學研究。在女性科學家這方面的衝突也是有的。

  其中有個譬喻我很喜歡--一名研究人員聲稱實驗室裡的小白鼠每天對著金屬籠子、每天看著同樣的景色會發瘋相殘,科學家難道不是這樣?每天孜孜矻矻埋首實驗,最後連喜愛研究的單純也變了。科學家要怎麼避免?,以人(情感)去研究科學(理性)之事,要怎麼確保自己不會受情感左右?科學家是人,是具有情感的動物,要如何避免全然無錯亦無私心的研究?

  在科學方面,有實驗筆記也許能作出相同的結果,但寫作永遠是個人之事,即使按照相同的寫作法則,依舊會產生不同的結果。科學是可被驗證的,文學則否。

  1. 大家忙著拯救生命,在理論上,在未來。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,所以完全不了解一件真正重要的事。你知道什麼才重要嗎?就是此時此刻。只有此時此刻才重要,其他的什麼都不是,但是那些科學家不明白。他們自己的博士後研究員在求救,但是他們不在乎。

 

《引爆趨勢》Malcolm Gladwell

  每件事情的巨大轉折皆有一個引爆點。連接眾人之連結者、負責傳播的傳播者,許多事件因他們而產生變化。

  TAG:破窗效應/美國革命之始/兒童節目芝麻街/紐約地下鐵塗鴉

 

《殘光夜影》阿嘉莎克莉絲蒂

 

《種地書》蔡珠兒

  作者種菜心得之雜文。

 

《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?12道檢測思考清晰度的哲學闖關遊戲》朱立安.巴吉尼、傑瑞米.史坦葛倫

  透過十二道題目理清思緒之矛盾,但說實在人類難以用同樣標準看待每一種事物。

 

《新聞挖挖挖:頭條新聞背後的哲學思索》朱立安.巴吉尼

  比起作者不斷拋出問題的其餘著作,此書分數個主題,敘述完整。

  1. 彭森畢:「戰爭一旦爆發,第一個陣亡的就是真相。」

  2. 在戰亂時代,政府和其他勢力都積極致力於控制資訊,以爭取平民大眾支持,或是避免遭國際社群反對。

  3. 令人擔心的都不是我們不知道真相為何,而是根本沒有單一的真相。所謂的真相,取決於透過誰的眼睛看待這些事情。

  4. 如果沒有單一真相存在,我們在這場衝突中所能作的,就只是列出敵對雙方各自信奉的各種不同『真相』。

  5. 這種源自內心深處的不安,認為世上並不存在單一真相的心態,還伴隨了另一種較不那麼根本卻同等重要的疑慮,也就是對我們與真相之間的關係缺乏把握。

  6. 相對主義觀念:沒有絕對的真相,只有某些人、某些文化或某些社會認定的真相。擁抱相對主義還有另一種動機:尊重不同的意見。

  7. 不同的人對某一項事實抱持不同觀點,不表示世界上就只存在相對性的真相。同理,不同的人對道德抱持不同觀點,也不表示道德就只是相對的問題。

  8. 道德上正不正確與事實上正不正確是各自不同的問題。

  9. 只因我們不知道哪一方的說法正確(或者錯誤),不表示實際上就有多種不同真相存在。

  10. 我們用來判斷的真相,是對所有人而言都一致的真相,而不是只對某些人而言為真。

  11. 所謂「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」,和所謂「對我而言的真相,對你來說不一定是真相」,這兩句話的意義完全不同。

  12. 不願將個人觀點強加在他人身上是一種非常合理的態度,但絕對不該等同於放棄真相的觀念。

  13. 一般人懷疑的不是真相,而是我們獲知真相的能力。

 

《販賣恐懼:脫軌的風險判斷》丹.賈德納

  1.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,而幾百萬人的死亡是數據。

  2. 人類有傾聽和講述戲劇性故事的原始欲望。

 

《網路會顛覆民主嗎?》凱斯.桑斯坦

  1. 疏懶的人民是自由最大的敵人。

  2. 群體極化:當我們長期生活在這個窄化了新聞、資訊和意見管道並強化個人觀點的世界裡時,溝通交往的對象便極容易限於所持觀點意見和自己相似的人,透過這種溝通交往模式,甚至會進一步強化自己未能察覺的偏見,集體形成極端的立場,也就是群體極化現象。

  3. 一個表達自由的完善機制必須符合兩個不同要件:第一,人們應該置身於任何資訊下,而不應事先被篩選。第二,大部分公民應該擁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經驗。

  4. 真實世界的互動通常迫使我們處理不同的東西,虛擬世界卻偏向同質性,地緣的社群將被取代,轉變成依利益或興趣來結合的社群。

  5. 剝奪機會就是剝奪自由,即使人們已經習慣,而且無所求。……如果人們在公共議題上被剝奪接觸反對意見的機會,而且若因此對這些意見缺乏評斷的能力,那就是沒有自由,不管他們的喜好和選擇是什麼。……人們自願選擇有限的自由。喜好和信仰是既存制度和習慣的產物,但結果反而是不自由的。

  6. 被剝奪的公民也許不想要那些被剝奪的東西,但人們不能只因為公民未曾要求這些東西,就去合理化剝奪這件事。他們不曾要求,正是因為他們被剝奪了。

 

《娛樂至死:追求表象、歡笑和激情的電視時代》波茲曼

 

《台灣:恫嚇下的民主進展》布魯斯.賀森松

 

《誰無罪》費迪南.馮.席拉赫

  長篇故事。以辯護律師角度尋找兇手殺人背後之因。

  TAG:二戰/德國

 

 

 

 

購買書單:

社會科學質的研究/陳向民
罪刑、罪咎、誰無罪/費迪南‧馮‧席拉赫
美麗新世界/赫胥黎
短篇小說4、5月第六期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