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母親這種病:現代人的心靈問題,可能都來自於母親?》岡田尊司

部分敘述流於武斷,有些翻譯不太通順。

  不只是那些與母親有摩擦或衝突,或者一看就知道關係不穩定的人,即使表面看起來關係良好的母子,也是孩子在遷就母親、受母親支配,以這樣的形式顯示親子關係失衡的案例也不少。

  不論是有自覺,或是刻意逃避、母親這種病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侵蝕他們的人生。

  為母親這種病那不知所以的痛苦、空虛、自我否定感到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。

  許多人不知道究竟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,而在當中掙扎著。

  為了避免失敗受傷,所有的事情都不去認真面對,也不與他人建立坦誠的關係;只是消極地過著自我的人生,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過著毫無意義、價值的人生,且在無形當中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。

  總是看別人臉色、不說出自己真心話、遷就別人,以及老是扮演吃虧角色的人,也一樣不懂為什麼自己只能這樣活著。

 

  相信身邊一定有人會幫助自己的感覺,稱為『基本的信賴感』。比起是否真的會有人來幫助自己,真正保護著這個人的是那份信任感。

  

  媽媽不經意中使用的否定語或嚴厲的話語,也會破壞孩子的基本安全感與信賴感。會因為怕又被說些什麼,所以不敢說出真心話,或表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。有時候也會因為母親容易受傷,或情緒不穩定,而不敢說出真心話。

  因為不說真心話,才能求得心理平衡,在形成坦誠相對的關係時,就容易變得情緒不安。原本是把自己的弱點藏起來才得以保全的自我,變得必須攤在陽光下時,就會突然變得搖擺不定。因為知道會有這樣的反應,所以有時反而會刻意避免親密關係。

  因為覺得他人並不是能幫助自己的人,是會傷害、貶抑自己。而自己是看別人臉色、支持別人的角色,因此很難為了求助人而讓自己的弱點表現出來。

 

  迴避型年輕人的共同點,就是不常被父母稱讚,只有做不好的地方會被挑出來說。這類型的父母多半是認真、責任感強的人,比起怎麼做才開心或是什麼才是想要做的,更看重責任感和價值觀。

  父母的存在過於巨大,干涉也過度,會使得孩子的主體性受到威脅。孩子們的行為不是出於自我的意願或意志,而是受到父母的意向支配,勉強自己去做而已。

  當即使挑戰成功也不會獲得好評,只有失敗才會被追究時,挑戰就變成了一件很不划算的事。因為如果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一件事,如果之後失敗的話,不知道又會被做如何的評價。

  為了避免遭到責罵,只好順應父母的意向,選擇不是自己希望的。

  這樣的狀況從小開始一直持續,與其去挑戰不如不要勉強自己,以維持現狀為優先的態度,也會變成逃避責任,不自己做決定而全權交由他人的狀態。這麼一來,因為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,也就變得消極,失去了積極的意願。

 

  當母親自己內心不安或感到痛苦,光是活著就已經費盡心力的情況下,孩子只能被迫生活在無法預測風雨何時來襲的不安日子裡。

  以為每天可以開心笑、安穩地過,卻為了芝麻綠豆的事大吵,動輒吵到要死要活;如果孩子還目擊暴力、身體受傷的狀況,就更無法承受,會被悲傷和恐懼壓倒,覺得無力而感到意志消沉。……即使發生同樣的狀況,只要能事先預想,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的話,傷害就會相對減少許多。如果事情並非如此且一再發生,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,就會學到在充滿威脅和危險的地方也只能束手投降被人操弄。

  本來的安全基地,是在你遭到不安或困難時,只要回到母親身邊就能感到安心或得到支持的,但當情況完全相反時,在母親身邊只有剩下威脅和不安。……當孩子處在渴求母親、想要倚賴的心情,以及如果這麼做反而會遭到危險、感受到威脅的矛盾狀態中,便學會了行為和內心完全相反的狀態。漸漸變得無法坦率地表現自己。

  就連理所當然的生存和生活,都要在危險與不安的日子中度過,於是養成了無論做什麼事都無法心安理得、快樂享受的習性。

  隨心所欲的輕鬆生活變得困難,注意力一直被對方的臉色分散,最後變得自己到底要什麼都搞不清楚了。

  就連應該是快樂滿足的時刻,也嘗不到快樂或幸福的感覺。因為下一刻很可能就會發生不好的事,一切都會毀掉的不安感揮之不去。

 

  未解決型與被困型母親,容易把自己的問題帶給周遭的人。不只是配偶或情人會被牽連進去,連小孩也會被捲入。

  無論是過去的事,或是現在發生的事,他們把被傷害的經驗都講給孩子聽。聽了這些話的孩子,會對那些傷害母親的人感到憤怒。……如果對方原本就是個有問題的人,那也是沒辦法的事。即使說是被傷害,有時候其實是母親主觀的理解,或許對方並沒有任何惡意。母親把覺得受傷的感受述說後,心理或許會覺得舒坦,之後跟對方還是可以開心地往來,但孩子看到這樣的情形只會更加混亂。……最後只是被母親當成感情的宣洩口,而孩子代替了母親,一直被困在更強烈的負面情感中。

 

  很不可思議的是,人類這種動物,會在不知不自覺當中將自己的體驗正當化,會做出與雙親同樣的行為,即使你不認同。

 

  有母親本身情緒不穩定且衝動、陰晴不定的;也有冷靜、穩定、乍看之下沒有什麼問題的案例。只是,無論哪一種都符合不太懂得去理解孩子的心情,不太懂得站在孩子立場考慮他的心情並與孩子溝通、交流的傾向。

  光憑表面上的言行舉止來看待事物,無法感受到這些事物背後有的心情。只關心表面上的事實或結果,用責任與價值觀來考量。結果只會注意到沒有做好的事情和缺點。

  對這種類型的母親,如果有什麼困擾找她商量,非但會得不到有效的幫助,這個困擾本身還會受到責怪或是貶抑。困擾本身也會變成是努力不足,是一件壞事。

  孩子變得不敢講自己不好,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或是困擾,就會設法自己處理。

 

  只要一見面就會被傷害、被耍弄的情形一再重複發生的話,與父母有所牽扯反而會使孩子更加不穩定,問題更加複雜化。……在這種情形下,為了逐漸確立自我、預防惡性循環,找回穩定關係,就必須與母親保持適度的距離。

 

  當母親企圖想拉回曾經支配孩子的過去,那麼看著自己孩子的眼神就會像似在看著背叛者,想藉此喚起孩子的罪惡感,讓孩子懊惱自己不是母親的好孩子。

 

《別傻了 這才是京都:單車‧白味噌‧五山送火~49個不為人知的潛規則》都會生活研究專案

數短篇,易讀。 

 

《這不是太陽花學動:318運動全紀錄》羅慧雯, 晏山農, 江昺崙,

 

《樂園》(上下)宮部美幸

主線與支線層層串起,想找前一部《模仿犯》來看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