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惡童》Janne Teller

看完惡童覺得有些可怕,怪不得最初會被丹麥政府查禁。這裡的可怕是指,原該是充滿希望的年輕生命,卻告訴他們這一切是沒有意義的。年輕的生命還沒有體會過人生,卻知曉了意義的虛無;孩子尚未形塑自己,卻被告知你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意義,這是令人哀傷的。

是不能問『意義』的,書中角色皮爾安東若以『死亡』的角度來看待『生時』的所作所為,只注重於個人,自然是沒有意義的。因為『我』死後一切終歸虛無,不會再有『我是某個人』的意識,屆時『我的意識』就不會存在了。所以就這點來看,我的所作所為,對我個人而言,在我死去後會一併逝去。所以,不能這麼問,必須從另外一面來看,從你的所作所為替別人留下些什麼來看待。從此一角度來看待,那麼你所作的一切便通通有了意義,無論好壞。我是這麼想的。你所給予自己的意義在你死亡後便會隨著本人意識消散而逝去,唯一不會消逝的意義,是別人給予你的──如果別人記得你。

  我很久以前就知道,這一切都是了無意義的。可我現在才明白,事實上也沒有什麼是值得去努力爭取的。

 

《北港香爐人人插: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》李昂

可以理解此書在當時社會造成轟動的情況。

 

《月刊少女野崎同學4》椿泉

 

《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:成為頂尖小說家的十堂必修課》大澤在昌

學員練習作與作者評論約佔1/4篇幅左右。

  小說家沒有退休的問題,必須寫到至死方休!

  寫作是一種不斷「付出」的過程,若持續寫作同樣的題材,就很容易把自己的經驗寫盡或挖空,因此作家需要時常「進補」才行。

  ……歸納出幾個關鍵詞來,那就是「創意」、「觀點」與「熱情」。在這之中,相對於「創意」只能使用一次,而「觀點」和「熱情」則可以成為作家的利器。所謂的「創意」,其實就是指奇思妙想。……相對的,「觀點」就是自己所處的立場,以及從什麼角度看待世界。此外,這不只限於對整體社會,還包括工作或異性的看法。也就是說,這個人有自己觀察事物和特殊的見解,只要你找到切入的「觀點」,就能由此為基準寫出小說來。

 

《食物的全球經濟學:從一片披薩講起》保羅.特倫默

作者藉由一片披薩的成份追溯其過程,包含麵糰、醬汁、肉、乳酪、調味料等,引申至氣候、饑荒、慢食等主題。話說提到這類事情的書籍,孟山都幾乎都中標。

  《瀕臨危機的種子》的主編克里斯特在書中寫道:「早在一九八三年,棉花種子公司Delta and Pine Land Company在美國農業部的支持下,發展出一種基因改造技術,可中止種子的再次利用性。為了剝奪天然種子所具有的繁殖能力,胚芽在種子成熟的階段中便遭摧毀,之後植物便無法再以自然方式繁殖。」……今日防止農民在收成之後預留種子,以便來年重新播種的最主要方式,則是訂立詳盡的授權契約以及突擊檢查。

  轉殖基因最普遍的途徑,是利用基因槍進行粒子轟擊植入法。這種方式被稱為生化科技,名不符實:它的不準確性……無法事先預測基因將會落在細胞內的哪一個位置。

  各超市之間激烈的價格廝殺戰,引發了惡性循環的不良後果:食品製造商因為價格壓力的逼迫,拚命嘗試以仿製品和化學添加物降低成本;一公升牛奶少賣幾分錢,酪農的生存就會遭受威脅;而努力以數百億補助金拯救歐洲農民的歐盟,其出口補助津貼卻危害了開發中國家的農民。其中最大的受惠者是消費者,購買食品所花的錢越來越少。然而消費者又如何看待食品呢?這些便宜的食品有不少被扔進了垃圾桶。

 

《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》吳莎拉

作者的觀察實驗心路歷程,指出美國當時營養午餐碰到的問題,文末有給老師/學生/家長/廚師等人的建議。

後面有部分描寫臺灣版營養午餐的真相,包含蘋果記者與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之報導與訪問。

  「有件事無庸置疑:永遠不要低估一小群深思熟慮、堅定不移的人,這些少數人就能改變世界。」──瑪格麗特‧米德(美國人類學家)

 

《白雪公主殺人事件》湊佳苗

書後有多頁附註資料(角色之討論區),幫助讀者推斷兇手。

 

《花之鎖》湊佳苗

看文案並不覺吸引人,後來才知道是為了避免爆雷,層層相扣很有意思。

 

《小王子》黃朝萍, Antoine de Saint-Exupery

 

《老師沒教課本沒有的北歐神話故事》鍾怡陽

 

《姑獲鳥之夏》京極夏彥

幾年前曾試著閱讀,但那時不知道為何看不下去,如今再看卻覺很有趣。正確來說我喜歡看京極堂閒聊的段落!也許是第一人稱視角的緣故,推理部分有些勉強(多人腦袋自動屏蔽屍體,將之當成不存在等等)。

  言語實在很奇妙,假設產生了剛說的共同幻想好了,這個共同幻想嚴格說來雖是共同,卻非同一之物,……假想現實徹底是個人所有,無法在真正的意義下與他人共有。……有信徒才有宗教,只有當妄想化作體系,產生共同幻想時,才得以形成宗教。就算是同一宗派的人之間,也無法獲得完全相同的假想現實體驗。只不過宗教在此處設計得很巧妙,其機制能讓信徒們以為個別體驗到的事情其實是相同的。

  附身妖怪家族是民俗社會裡的一種裝置,當共同體內部發生什麼難以理解或不合理的事件時,這就是用來當作解決手段的一種民俗裝置。如同鬼的誕生必須出自於異常出產一般,村內的不幸也必須來自於附身妖怪家系。

  這是與人種歧視、地方歧視同源且深入人心的惡習。是不應該存在,也是必須力消除的。但是理解現況不該與之混為一談,不去了解就無法改善,我們不能因為因不想到這種惡習就去扭曲歷史上、文化上的事實。

  人格是什麼?恐怕沒人能明確定義這點。就算是同一個人,昨天與今天,白天與晚上都有細微的差異,有時甚至會有巨大的差別,僅因為我們能毫無矛盾地感覺到是連續的,所以才被認識作單一人格罷了。……所謂的雙重人格並非指具有兩個人格,而是指這些差異性大到不被視為或無法認定為單一人格的程度。會以為一個人只能有一個人格正是受到腦的詐欺。也就是說,連續的意識與具有秩序的記憶之回想正是形成所謂人格的條件。

 

小日子26

 

Lawrence Block

《睡不著覺的密探:伊凡·譚納系列 1

《八百萬種死法:馬修史卡德系列 5

雅賊(柏尼·羅登拔)系列

《別無選擇的賊》

《衣櫃裡的賊》

《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》

《閱讀史賓諾莎的賊》

《畫風像蒙德里安的賊

《把泰德威廉斯交易掉的賊》

《自以為是亨佛萊鮑嘉的賊》

《圖書館裡的賊》

《麥田賊手

《伺機下手的賊》

因為先前讀過《卜洛克的小說學堂》,幾年後終於借來看了(有些技巧剛好可以應證)。目前讀完雅賊柏尼·羅登拔系列,情節有一定公式,但不影響其趣味性,角色間彼此的對話也很有意思,算是比較輕鬆的系列。部分人物重覆出現,建議按出書年代閱讀以便了解因果關係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購買書單:

月刊少女野崎同學4

壓不扁的玫瑰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

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:成為頂尖小說家的十堂必修課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