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T就是好禮/彭思園 O_O 6/1
介紹MIT的老產品。回憶。

第一口沙西米/李冠蓉 O_O 6/1
煽情、贅。

少女/湊佳苗 OvO 6/1
一環套著一環,易看,中二(?)
  那些缺乏想像力卻自認為富有知性的人才會自殺。他們以為自己想像的世界是一切,因為感到絕望,所以走上死亡之路,未免也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。
  這個世界很大,只要逃得遠遠的,就一定有辦法。

夜行觀覽車/湊佳苗 O_O 6/2
寫實,家庭,無光。

贖罪/湊佳苗 OvO 6/2
四人長大後都為了孩子殺人,贖罪。

能不能請你安靜點/瑞蒙‧卡佛 OvO 6/4
樸實、生活,22篇獨立小故事。

國宴與家宴/王宣一 OvO 6/5
細說,食譜,記憶母親。

書中書/李煒 OvO 6/5
談國外各作家。

我這溫柔的廚娘/虹影 O_O 6/6
照片,似蔡瀾。

味覺的旅行/周芬娜 OvO 6/6
歐美亞各國料理。

旅人的食材曆/洪震宇 :D 6/9
以二十四節氣作春夏秋冬當季當地食材,臺灣。 

越讀者/郝明義 :D 6/10
關於閱讀這件事,看法。舉他書為例。

  他們身處豐饒之中,卻逐漸飢餓至死。

  我認為這是要讓妳們多一點選擇,假如你有了老虎的知識和技能,你不但可以當貓,你要當老虎也可以。

  期待孩子身體發育,卻希望孩子頭腦裹小腳,是很矛盾的。

  朱光潛〈談讀書〉:「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,食而研究蜜蜂,時而讀莎士比亞。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己不感興趣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。……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,對於一時興起的著作可以深入,久而久之,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。」「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氾濫而無所歸宿,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『經院式』的系統訓練,產生畸形的發展,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,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。」

  ……文字出現的好處是,多了一個可以極為抽象又方便地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;壞處是,我們原先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全觀能力,逐漸退化。書籍出現的好處是,把文字的傳播力量作到最大的擴散;壞處是,我們容易疏忽--甚至,貶低--書籍以外的知識來源。

  叔本華〈論讀書〉:「讀書時,作者在代我們思想,我們不過在追尋著他的思緒,好像一個習字的學生在依著先生的筆跡描畫。」「讀書時,我們的頭腦實際成為別人的思想的運動場了。所以讀書甚多或幾乎整天讀書的人,雖然可藉此養精蓄銳,休養精神……也漸漸喪失自行思想的能力,猶如時常騎馬的人終究會失去步行能力一樣。」

  Reader Takes All, Or Nothing.

  柏拉圖〈裴德若篇〉:「你這個發明結果會使學會文字的人們善忘,因為他們就不再努力記憶了,他們就信任書文,只憑外在的符號再認,並非憑腦內的腦力回憶。」「至於教育,你所拿給你的學生們的東西只是真實界的形似,而非真實界的本身。因為借文字的幫助,他們可無須教練就吞下許多知識,好下無所不知,而實際上卻一無所知,不僅如此,他們會討人厭,因為自以為聰明而實在不聰明。」

  小說是以三十萬字寫三十字。

  文字是單位面積裡濃縮意像最高的媒體,詩就是單位字數裡濃縮意像最高的文字。

  「至少每隔二年得清理一下藏書淘汰那些過時的沒有參考價值的讀物,毫不猶豫地把你不想再讀的書棄之如敝屣。」「要是你清楚看到這種淘汰過程將不斷繼續下去時,就會懂得如何把錢花在對你最有用的書上。」約翰‧厄斯金(John Erskine)
     
尋找台灣古早味/黃婉玲 :D 6/10
36種古早味:糖塔、九層粿、芋冰……,與民俗課相關。

操縱與被操縱的掌控術/程簡 >_< 6/12
偏心理學,社交,理論。
  大家都知道本不該以貌取人,但是你可以學到不以貌取人卻不能控制別人以貌取人的態度。
  法國總統戴高樂:僕人眼底無英雄。
  攻人之惡思其堪受,教人之善使人可從。
  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
  阻礙發展的最大敵人之一就是迷信權威
  莫理斯:「當醜聞曝光,過去的經驗顯示,揭發該醜聞的記者往往已經儲足彈藥,部屬好隨後一連幾天的攻勢,以及情節鋪排。他們和編輯會老謀深算地把有關醜聞的故事和橋段,分段包裝,逐日逐日面世,使得醜聞情節每天都有新的發展,可以持續地炒作,以至不斷升溫。」

台北寫生帖/雷驤 O_O 6/13
數十短篇,一則數百,寫生。 

肥佬黎食遍天下/黎智英 O_O 6/14
似蔡。

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/亨利‧希金斯(Henry Hitchings)  OvO 6/15
  「告訴我你讀了什麼書,我就可以說出你的為人。」此話所言甚是,但若要我更加了解你,便得告訴我什麼書讓你一讀再讀。--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亞克
  辯論吸引人之處,在於我們所知、所思和所悟都可能因此轉變。爭辯通常會與衝突畫上等號,但其實也是種探究事物的方法。
  大部分對書的評論,表面上是在談那本書,實則不然;真正在談論的,是塑造出當代文化的其他書籍。

讀了這本書便可對其他書侃侃而談--敘述追憶似水年華、神曲等有名卻無法全部看完的作品,以及莎士比亞、杜思妥也夫斯基等有名作家的小知識。

尋百工-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/廖祿禎, 紀岱昀, 林品儀, …  :D 6/15
尋找臺灣百種即將被遺忘的職業。
我們有很多事物被社會快速的遺忘。
這樣發展下去是好的嗎?不能幫他們做些什麼嗎?不能留存下來嗎?《尋找台灣古早味》也是如此啊。
遺忘、消失,從此不見。
「沒有人要學了,不知道怎麼辦。」「日本、大陸有邀我們過去發展,但去了台灣就沒有了。」
師傅們想著念著這塊土地,其實有些體育選手亦是如此,不知為何上面的人總是不得要領。

慢食之後/謝忠道 :D 6/18
簡單易懂地寫出食物與環保與人類的息息相關,也許是作者長年旅居在外,不少國外新知或是食物事件--國內媒體不曾報導過的事情--亦有披露。
  你花費的錢裡有多少是真正為了享受,有多少幾乎立刻被丟棄,變成環境負擔的垃圾?
  世界糧食組織指出:全世界的食物有四分之一在尚未消費前(烹煮)就直接被送進垃圾桶丟棄,而全球仍有13%的人口處在飢餓狀態。
  道德只有發自真誠與理解才不會變成妖魔。
  對食物的認識越接近自然,我們對土地的感情也越大。

巧克力波斯菊/恩田陸 :D 6/19
精采。

文學的臺北/余光中等 OvO 6/20
六十年代的老臺北,惜無法恭逢其盛。 

教育應該不一樣/嚴長壽 :D 6/21

  愛因斯坦:「『許多重要的東西是不能被量化的。』分數代表的是現在的知識,並不能預測未來的表現。」

  我們現今的高等教育卻呈現一種頭重腳輕的「倒金字塔」結構,每一個科系都被冠上「管理」的帽子,卻沒有人願意作「被管理的工作」。

  在傳統狹隘的「精英」的觀念影響下,很少父母期待子女平凡、但不平庸,即使職位卑微、但人生富含意義,更缺乏願意大膽放手讓孩子發掘天賦、找到自信動力的家長。

  「公務人員考進來是人才,但我們的公務體系運作方式,卻能在幾年之後讓人才變庸才,這是國家資源何其大的浪費。」因為現有公務員制度並不鼓勵公務員動腦子、認真做事、認真學習,「如果你太努力,同事會覺得你為什麼那麼努力,你想拍馬屁啊!」

  有一次,我到某地參加一場全縣的校長會議,一位女校長舉手說:「總裁,您能否告訴我,我們要如何對付地方鎮民代表?連我們作校長的,也都非得和他們乾杯不可?如果不乾杯,他就用各種方法來對付你!」

  「我們看到政府及財團的所作所為,與不斷教育我們的觀念相違背時,我們不能沉默裝作沒看見。如果終日埋首書堆,一抬頭卻發現故鄉烏煙瘴氣、面目全非,那再多的知識又有何意義?」--彰中學生投書反國光石化
(親愛的,其他大人會告訴你好好念書將來找好工作賺大錢後移民。

  我必須強調任何天賦都需要回到「紀律」的堅持上。

  麥克阿瑟:「當你有信念時就年輕,當你有疑慮時就老了;當你有自信時就年輕,當你恐懼時就老了;當你有希望時就年輕,當你絕望時就老了。在每個人的心中,都有一個錄音房,只要它收到的是美麗、希望、喜悅和勇氣的訊息,那麼你就是年輕的。而當你的心中只是佈滿悲觀與憤世嫉俗的冰雪時,那麼你就將老去。而這時,就如同歌謠一般,你正漸漸消逝。」

  我們常以為自己很知道,但其實一無所知。

  其實,當你懷抱著意念、過程及故事處理這根小小蘿蔔,就足以讓這根蘿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蘿蔔。--江振誠

  我們社會有極大的需求,但又對這些資源有如此巨大的浪費。

  很遺憾的,舉國上下如今所有能在官場生存下來的首長、官員及民代,絕大部分都被迫必須學習媚俗、討好民代、討好選民,難怪他們只願意花力氣經營「現在」,沒有遠見經營「未來」,放任問題如氣球不斷膨脹。

  我們看到,最有人氣的立委是懂得「深耕」地方,以紅白場應酬、跑攤為榮,而不必將能力展現在政策、法案的制定修改,思考國家社會的走向。而各級民意代表,最普遍的形像是以驚悚、無意義的標題,霸占發言台,對著官員急吼拍桌,博取新聞版面與知名度,表現出的盡是對社會最壞的教育示範。

  因為「思考力」正是我們傳統考是教育最欠缺的。「思考與判斷」是一種細膩的心智活動,如同馬丁路德‧金恩博士所說:「我們整體教育及教養的目的,在於教育自己成為斟酌證據輕重、鑑別是非對錯、分辨事實與虛假的不同,具備獨立思考的公民。(Education must enable one to sift and weigh evidence, to discern the true from the false, the real from the unreal, and the facts from the fiction.)」

  我始終認為,「一個偉大的建築,只要一個都市領袖有魄力、有財力,請世界最知名的建築師,數年內就可以辦到,但一個地方文化的建設,必須透過教育的淬鍊、文化的積累,當地愛鄉土的人,一磚一瓦的堆疊,方可成就。」

  胡適:「作為一個領袖人才,不能淪為干政打雜,要自處於無知、無能、無為。以眾人之智為知,以眾人之能為能,以眾人之為為為。」

聽話/克莉絲汀娜.奧森 (Kristina Ohlsson)  OvO 6/22
  只有人會基於莫名其妙的理由殺人。

黑心帝國--中國製造業第一手全揭秘/孟天 OvO 6/26
在中國永遠有另一套遊戲規則,你無法跟上他們,除非比他們更狠。
  這筆交易很爛,大家都明明知道有問題,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還是要跳進去。
  讓中國人未能出現工業革命的原因,比較像是這種長期的文化特點--某種特殊的短視近利病症。但是知道他們受困於此的結果,反而使一般大眾願意讓政府在他們生活中扮演更大、更直接的角色。

 




購買書單:

編輯這種病:記那些折磨過我的大牌作家們/見城徹 6/1
尋神的旅途3/高山忍
慢食之後/謝忠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