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為人知的敵人》瑪莉.羅曲
戰場上輔助設備的研究小故事。

 

《叫你們店長過來》外食相談研究會
應對奧客的方法、心態調整。

 

《觀看的方式》 John Berger 
偏藝術。

 

《奶與蜜》露琵‧考爾
推這本,已加入購物車,有很多首我喜歡的詩。

  每一次你
  告訴女兒
  你吼她
  是因為愛她
  便是教她混淆了
  憤怒與好意
  這樣似乎是還不錯的主意
  等她長大後
  便會信任傷害她的男人
  因為他們看起來
  跟你好像
  
  --給有女兒的父親

 

《遺失的地圖》恩田陸
相較其他本,這本的手法比較不合我胃口。

 

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村上春樹
自己身為小說家的生活經驗

 

《反民主》Jason Brennan 

  我看到無數相似而平等的人在原地不停打轉,追逐微小而庸俗的快樂來填補心靈。每個人都沉默寡言,離群索居,毫不關心他人的命運:對他們來說,子女和親友就是全人類!他們與同胞居住一地,卻對身邊的人們視若無睹。

  能夠答對簡單的問題,不代表具備足夠的政治資訊。政治資訊足夠的公民,還需要知道候選人的政綱、在議會中的投票傾向、傾向支持哪些政策、投的票是否可能左右選情、投票勝出後是否有影響力。

  這樣甚至還不夠,要知道該投給誰,除了知道候選人的立場、過去事蹟、未來的可能走向之外,資訊充足的投票者也需要知道候選人偏好的政策,對於投票者想要的未來有利還是有害。

  舉例來說,假設我知道有兩個候選人都想拼經濟,其中一人支持自由貿易、另一人支持保護主義,如果我不知道哪種做法比較能促進經濟發展,我還是無法做出理性選擇。要回答這個問題,必須懂經濟學。

  再換個例子,兩個候選人都想降低市中心犯罪率。其中一人認為解決方式是停止取締毒品、另一人認為要加強取締。如果要知道該投給誰,我得懂犯罪學、黑市經濟學、黑市社會學,以及過去的禁酒令歷史。

  也許你會說:「投票者不需要是政治專家,只要在台上的傢伙做得很糟時,可以把他趕下來就好。」問題是,我們需要極為巨量的社會科學知識,才能判斷台上的主政者表現是否不佳。投票者得知道台上的傢伙有哪幾個?他們做了什麼事?產生了什麼後果?還得知道想要頂替這些渾蛋的人,能不能比現任渾蛋做得更好。

  但是,投票者對上述這些通常一無所知。他們往往完全(或幾乎)不知掌權者為誰,各種權力可以用來做什麼。投票者不知道台上的人分別有哪些影響力,又有哪些相應的責任。很多時候,他們甚至連現況正在改善還是惡化都摸不清。

  最嚇人的是,在歷史上民眾的政治無知度始終如一。當代的政治資訊很容易取得,門檻也不高,但有句笑話說得好:「我口袋裡有一台機器,可以查閱世上所有的資訊。我用它看貓照片,然後跟陌生人吵架。」

  經濟學家認為投票者無知的原因很簡單,用基礎個體經濟學就能解釋:獲取資訊是有成本的,需要時間跟精力。這些時間跟精力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。如果獲取某資訊的預期成本超過該資訊的預期效益,民眾通常就會任其不理。

 

《親情救贖 : 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》高橋和巳

  如果父母的「內心矛盾」嚴重,接收這些矛盾的孩子,就會開始過著與父母同樣痛苦的生活。當然,孩子不會發現自己學到的生活模式不合理,只知道要遵循這種方式活下去。因為他們相信父母,無法想像除了父母的教導之外還有其他生活模式。他們甚至不會感覺自己在忍耐。

  「我很害怕……我的情緒在家裡遭到否定。我說自己很害怕,家人就用『這個不可怕』來否定我,沒什麼好怕的,我就在說服自己不可怕的想法中成長。我說痛,家人也會斥責我不痛,那是個不能表達情緒的家,家人全都說著與情緒相反的話。」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