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君主論》馬基維利

  馬基維利認為,對政治的思考,必須建議在對「人心險惡」的觀察之上:「一般來說,人都善於忘恩負義、反覆無常……避險則唯恐不及,逐利卻不甘人後。」「人們對於失去父親要比失去父親的遺產忘得更快。」(十七章

  絕不能為了避免戰爭而容許養癰成患,因為戰爭無法逃避,拖延時日則會陷自己於不利。

  不以自己的力量為基礎的權力,無論它有多大的聲望,也是虛弱的、靠不住的。

  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要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人較少顧慮,因為愛戴維繫於恩義,而由於人性之惡,人們隨時都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忘恩負義;但是畏懼之心,卻會由於害怕必定降臨的懲罰而持之有恆。

  除非人們知道不會因為實話實說而獲罪,否則沒有其他辦法能夠防止人們的阿諛奉承;可是,一旦人人都能對你實話實說,你得到的尊敬就會越來越少。所以,一位精明的君主會採取第三種辦法:選用一些有識之士,單獨給予他們對他實話實說的自由權,不過只限於他所要求知道的事情而不論其他。

  不論來自何人的良諫,必定源於君主的明達,而不是君主的明達源於什麼人的良諫。

 


《成年兒童與家庭危機》齊藤學

  過分在乎它人批評的女性,除了忍耐心境惡劣的生活,也要求周圍的人跟她一樣在乎他人。這是因為她們認為受自己照顧的人,應該感謝她的職責與角色,就算小有瑕疵,這些人也不該表現出來,而應該一直接受自己的支配。

  夫妻間暴力相向後,會轉變成彼此愛撫的場面,這種變化反覆交替,當然會讓孩子很難對父母得到統一的印象。

  成年兒童為什麼叫做被遺忘的孩子?因為成年兒童通常都很沉默,像個好孩子,從不惹事生非,所以,他們也有怕引人注意的傾向。

  被秘密和規則束縛的家庭,經常必須假裝視而不見,感而不覺。因此這種家庭會產生一種獨特氣氛,語言會被敵視,說話會讓人有罪惡感。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受到無言的規則綑綁,因此孩子的心理發展只能成長到某種程度就會停下來。而一般所謂造成成年兒童的家庭(功能不全家庭),指的就是這種家庭。

  這些孩子有個共通點,就是他們通常不會先想到自己,而優先考慮的是家中氣氛、母親臉色、還有父親的心情……這些生活方式最終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感情,同時也會讓他們失去自己的慾望,這些孩子放棄自己的慾望,並把別人(父母)的慾望當成自己的慾望。

   若是這些父母認為,孩子應該能察言觀色看出他們對孩子的期待,並且必須迎合他們的期待而活,那麼這種想法就可算是一種暴力。而孩子處於這種狀況下,只好拼命地去猜出或推測父母對自己的期待,並且也會作繭自縛地強迫自己迎合這些期待而活。

  有時父母對孩子道歉也能產生效果,不過這裡說的道歉,光說一句對不起是不行的。父母要先能和孩子同悲同怒,與孩子有同感,這時的道歉才有意義。正因如此,父母必須先能面對自己在孩童時期與父母關係中遭受的創傷。

  孩子的憤怒一定會有發洩完的時候。因為憤怒是一種表現不滿的方式,只要目的達到了,憤怒就會消失。憤怒會持續不斷,是因為沒能順利表達出來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