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殺戮的艱難》張娟芬

  包含當初冤死的案件,或其餘案件兇手之動機。

 

《台灣為什麼重要?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》Shelley Rigger

  可藉某些章節了解日治至解嚴時期之臺灣歷史,作者亦從生活及農工商等方面介紹臺灣。

 

《無權力者的權力》瓦莿拉夫‧哈維爾

  1.似乎最近歷史所發生的震盪,以及隨之在我們國家建立的制度,乃使人們失去了對未來的任何信心,失去了對處理好公共事務的可能性的信心,以及對於為真理和正義而鬥爭的意義失去了信心。他們對於超出自己日常生計以外的任何事情一概漠然處之,而只是一成不變地關心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況;他們尋求一切方法來逃避,他們屈服於冷漠,他們對於超越個人的價值和他們的下屬一律漠不關心,他們沉溺於精神上的頹廢和沮喪。

  2.……人們並不是十分了解這項條款,但他們感到它存在於周圍空氣之中卻無能為力。這項法律是這樣一種權力忠實的鏡子,這樣它才感到最為快樂:人們不要過多地有什麼社交往來(除非在當局他們的組織和控制之下),不要過於經常外出,而一旦要出門,也要表現得十分安靜、不引人注目和懷著恰當的謙卑。這項權力被發現將使得人們的互相監督和互相恐懼變得很方便。這樣一種權力視社會為恭順的羔羊,其責任則在於為其已有的東西表達長期的感激。

  3.那是一種表示忠誠的符號,水果商貼上這樣的標語:「全世界的工人們聯合起來!」這可以如此解釋:「我住在這裡,知道自己該作什麼。我很聽話,所以我有權力過平安日子。」而非貼上:「我膽小怕事,因此最安分守己。」這樣的符號可以遮掩一下他唯命是從的可鄙境界,同時也掩蓋了權力的可鄙基礎。它用某種更高的東西掩蓋基本的現實,而這個更高的東西就是意識型態。

  4.後極權主義體制本質的一個方面,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圈入它的權力範圍之內,不讓人們可以像個人般地實現自我,而是讓他們放棄他們的人性認同,以便認同於整個體制,也就是變成體制的普遍自動機制的代理人和其自訂目標的僕人,這樣一來,人們就會像浮士德受制於梅菲斯特一樣,加入到體制的普遍責任之中,被體制牽引和誘限。更進一步來講,透過人們的參與,則創造出一個普遍的規範,進而為其他同胞帶來壓力。再者,人們學會了心甘情願地參與,以為那是理所當然的。最後,他們無需任何外部催促,就會視那些不參與者為異端或傲慢不遜的人,是對大家的攻擊和被社會除名的形式。後極權主義體制就是這樣,通過把所有人都拉入權力的結構當中,使每個人都變成社會相互總體性和自動整體性的工具。

  5.任何羽翼未豐的極權主義,其首要之務便是以其權力試圖限制和完全排除其他的權力源泉。開始是排除政治上的多元化。但與此同時或稍後,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多元化也隨之消失,因為任何尊重這些多元化的權力,都將不是整體的權力。

 

《第12張牌【全新版】》傑佛瑞.迪佛

 

《台灣,你可以更讚》胡俊鋒

  以中國留學生的角度敘述其見到的臺灣。

 

《父母會傷人》蘇珊•佛渥德博士(Susan Forward, 克雷格•巴克(Craig Buck

  也許可說是治癒系的作品。

  當我越清楚某些問題或現象的來龍去脈,我便能定義它,並坦然面對。

  人將怒氣發洩在易成為箭靶的對象上,而不是當事人。──我為何不是向當事人發洩怒氣,而是其他無辜人士?

  挨打對我來說總是不愉快的,為什麼我要把不愉快的事情加諸於別人身上?是出於報復的情感嗎?還是覺得不打不成器?反正我當初也被打過,現在還不是好好地長大了?如果我這麼想豈不是與那些想著『你們是草莓族水蜜桃族經不起摔碰打』的人相同?我曾因為歷史成績沒有到九十而被老師打,但之後我有因為懼怕挨打而努力念歷史嗎?沒有;我曾因為看言情小說被父母抓到而挨打,但我有因此不看嗎?也沒有,那麼體罰對我來說有什麼用?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是一種訓練下一代的行為?

  1.許多父母表面上在指導子女,其實卻出言虐待子女。為了將這種殘忍、玷污子女名譽的評論合理化,父母經常自圓其說:「我只是試圖幫助你變成更好的人。」或「世道艱難,我們是在教你如何因應。」由於這種言語的虐待披著『教育』的保護面具,子女很難指控其殺傷力。(妳出去這樣跟妳老闆頂嘴,怎麼死的都不知道/父母是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名乖員工/服從,而非其他人。)

  2.問題父母會抗拒任何足以挑戰其信念的外在事實。他們不願意改變自己,而是發展出扭曲事實的觀點,以支持其既有信念。不幸的是,兒童缺乏分辨真相與扭曲事實的能力。問題父母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,會將父母未受任何挑戰的扭曲想法帶進成年期。這些信念可以分成『已表明』與『未表明』。已表明的信念清楚地展現在家庭生活中,通常會披上忠告的外衣,如『應該』、『得』、『理當』之類的字彙掩藏本意。……至於那些渾然未覺的信念,要排拒可就難了。未表明的信念會指揮許多潛藏在意識底層有關人生的假設。這些信念衍生自父母相處之道,或父母待你之道,他們也是子女從父母行為學到的重要功課之一。

  3.健全的家庭系統和不健全的家庭系統最大的不同,在於家庭成員有沒有表現個人風格的自由。健全的家庭鼓勵個人展現特色、責任和獨立,引導孩子自由發展和自重。不健全的家庭不鼓勵表現個人風格,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父母的思想和行為。問題父母會促進家人緊密的關係、使個人的界線變得模糊,使全家人都融合在一起。全家人不知不覺中凡事都很難搞清楚其中因果。在致力穩固彼此關係的過程中,個人的獨特性幾乎被阻斷。在這種家庭中,成員必須付出喪失自我的代價,以贏得間歇性的肯定和安全感。……你所作的每個決定變得與其他家人息息相關。你的情緒、行為和決定不再是個人的,你不再只是自己,你是家庭系統的附屬品。

  4.在問題家庭的系統中,父親或母親常會攏絡子女為心腹或盟友來對抗配偶。兒童變成家中不良三角關係中的籌碼,在父母的壓力下被迫得選擇靠邊站。……子女變成父母傾倒情緒的垃圾桶,使父母得以釋放不愉快的心結,卻不必面對婚姻問題的根源。

  5.於是讓我們如此複誦:「我在此埋葬對美滿家庭的幻想,埋葬我對父母的希望和期待,埋葬童年時以為自己能改變父母的幻想。我知道永遠得不到心目中的父母,我為這個損失悲傷。但是,我接受悲傷的情緒,願這些幻想永遠安息。」

  6.如果你曾經試圖向父母抗爭,結果大失所望,原因可能是你將目標訂在獲得父母積極的回應上。以父母的回應當作指標,可說是註定失敗。你應該預料得到他們的反應。記住,與父母抗爭是為自己,不是為他們。你設定的目標應該是:有勇氣向父母抗爭,就等於成功了。

 

《人格,無法離線》埃利亞斯‧阿布賈烏德

  中譯書名只佔了本書中幾章的篇幅,其餘大多描述網路帶來的影響:上癮、隱私權、資訊的真實性等。

 

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》查爾斯.杜希格

  英文書名為習慣的力量,最初由科學角度出發,敘述以往關於這方面的大腦研究。

  其中某一章節以美國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為例,說明社會運動至社群習慣的轉變。關於強連結與弱連結這方面可與《引爆趨勢》一起閱讀。

 

《不懂帶人,你就自己做到死!行為科學教你把身邊的腦殘變幹才》石田淳

 

 

 

 

 

購買書單:

說不完的故事/麥克安迪

小日子享生活誌201317

尋神的旅途5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閱讀書單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